路加修士殯葬彌撒 2007 年 11 月 17 日新營
黃敏正
( 一 )
福音記載:「耶穌上了山,坐下」。請大家看祭台上面,大家正前方的馬塞克壁畫,這聖像是耶穌公審判時的意境 , 與山中聖訓不同,不過是一樣的描述。「耶穌坐下後,門徒來到祂跟前。」在此耶穌像四周有四位活物,象徵四位聖史 ( 福音的四位作者 ) ,其中有聖路加 ( 牛犢 ) 。此時此刻,路加修士離開人世,飛向天國,到耶穌跟前,領受永生的福報。此壁畫是路加修士花了五個月的時間親手製作的。
在五十年前 (1957 年 ) ,路加修士 30 歲時來台,來到新營,當時我才兩歲,路加修士一來到新營,立刻著手建造這間教堂。如今在自己所建的教堂,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步,告別塵寰。
( 二 )
路加修士的中文姓名叫樂根,路加是他入會時所取的聖名。他領洗的聖名是 Eugen ,中文翻譯是歐日納。路加修士是大家最熟悉稱呼他的名字。聖路加以文字寫福音,千秋萬世造福人類,而路加修士則以建築、鐵工、藝術,特別是馬塞克和鉛鑲彩繪玻璃。路加修士的技術是一流的,他以工作來福傳,完全善用天賦才能,留下壁畫,千秋萬世,嘉惠後人。
( 三 )
熟悉路加修士的人都很清楚 , 他不多說話 , 不過也很幽默 , 會開玩笑 , 有時有點調皮 。 他是不喜歡熱鬧 , 總是默默在工作 , 更不願麻煩別人 。 這麼巧 , 他靜靜地撒手歸天 , 沒通知任何人 , 沒住院 , 完全沒麻煩別人 。從另一角度來說,他逝世的方式,真令人羨慕,有人就說,他是如何修來的這種福氣?反觀一般大眾,要走過死亡這一關,走得多辛苦,走得多難過,而修士就在中午睡覺時,靜靜地安眠主懷。
在這殯葬告別禮儀中,我們除了以最虔敬的心,參與耶穌的祭獻,護送路加修士榮昇天國之外,我們要勉勵:第一,善盡天主賞賜的聰明才智,好好發揮,為教會、為天主工作。第二,我們要隨時準備好,不知天主何時,以何種方式,召我們回去,所以,我們要常常妥善照顧好我們的靈魂,有罪的,就要辦告解,有與人結怨的,要盡快和好,自己的本份,要做好,因為天主隨時會帶我們走的。第三,在生活上,我們要互相關照,加強彼此間的聯繫,而耶穌基督是我們共融的中心點,福音精神是我們合一的力量 ,天堂福樂是我們團體的一致目標。
現在,我們在同一信仰中,一起來為路加修士及一切生者死者祈禱。
永遠失約的老修士
Echo.Pau 作於 2007 年 11 月 14 日
南瀛偏僻山城隱蔽神居的老教堂
六十年前由德國遠度重洋的老修士
年輕時揹著上帝神聖職務的十字架
初創時一草一木伴著辛勤勞苦的汗水
中期時人聲鼎沸是傳播信仰的全盛期
隨歲月逐漸凋零的臭皮囊和斑剥的教堂
老教堂是人們心靈得到安頓的地方
老修士是大家精神得到安定的泉源
一杯咖啡訴說著對兒時記憶的故事
一片麵包代表著對故鄉惦念的鄉愁
對徬徨迷失靈魂的預約,你一向準時
對親近遙遠雄偉的玉山,你不會缺席
這次為返鄉做準備的約會,你選擇永遠失約
一切在你不告而別的極度憂傷中劃下
最最不著痕跡的平靜完美句點




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