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部:以信心對將來開放
若望保祿二世對我們說:「你們有偉大的歷史有待完成」。我們是偉大父親的兒子及兄弟,方濟的聖善、膽量、無懼、創意,八百年來,歷久彌新,亦活現在許多兄弟身上。我們蒙召要勇敢地活出聖善、膽量、無懼、創意。還有,不要再浪費氣力去保存及保留,那再沒有刺激、沒有挑戰、以至沒有吸引力的方濟會生活;我們蒙召要繼續忠信及活躍,正如我們的先賢一樣,充滿了對基督及天國的熱情,好使方濟神恩對當代的男女有意義。
我們必須前進,是夢想的時候,是行動的時候:
這是 分辨的時候 :我願意、希望、請求大家:
既然活在危機世代,就應在一切困難、迫害、羞恥、飢餓、誘惑、軟弱中,仔細觀察及跟隨靈魂的善牧。
既然跨越了疲憊、理想幻滅、猜疑,就應肩負責任,共建符合天主工程的未來,活如旅客、僑民、朝聖者。
既然不再感嘆懷緬過去,就應靠著聖神往前出發。
既然對我們的生活方式及保持富創意的忠信、既然願意去辨別時代的徵兆及新的生活及使命,大家就不要氣餒,樂於知道今天播種、明天才收成。
這是 愛及作見證的時候 :在過去,我們應該的、也必須地、嘗試保護我們生活方式的「正統性」,可是亦引起不止一次的打擊及分裂;在過去,我們應該的、也必須地、強調我們生活方式的美麗及徹底;儘管美麗,可是我們卻同時冒了不同的危險:冒了把生活及價值貶低為意識型態的危險,冒了把傳遞生命混為傳遞教條的危險,冒了把經驗以公式代替的危險,最後我們依然沒有走近人心。所以,讓我分享我的夢,我夢想的修會、兄弟團體是這樣:
我們兄弟不以佔有的愛卻以捨己成人的愛彼此相愛;
我們兄弟生活,更接近吾主耶穌基督的福音、我們言行一致、我們更趨向真實;
我們兄弟是真的見證人,見證那 我們聽見過,我們親眼看見過,瞻仰過,以及我們親手摸過的生命的聖言;
我們兄弟讓耶穌生命的清新、讓與最小者接觸的清新、讓熱愛天父的清新,再次充滿我們;
我們兄弟感受催迫要去愛,要去有對天主及對人的熱愛。
這是 提問及提議的時候 :文字為後現代的男女來說,不是永恆真理的負載者,所以我們基督信徒,若要去接觸他們,便不應把真理以公式呈現,相反,應該呈示我們捜索、問題、疑問、恐懼、不穩定的真理,因為我們愛「意見的人性」( humanity of opinion ),因為天主愛人性。
我們這時候是交談對話、提出建議的時候,不是強加意見的時候。我們這時候是以微末心生活及學習、只在過程中作兄弟渴求真理的時候,只做眾多聲音的一個的時候。所以我願意、希望、請求有一個修會、兄弟團體是:
我們兄弟偕同尋找的人去尋找,與同路人同步;
我們兄弟把自身置於在有焦慮的人的焦慮中;
我們兄弟認為交談對話是教會及修會的真正使命;
我們兄弟會感到有迫切性,把自己成為文字、訊息、與世界的溝通。
這是 自由及不問收穫的時候 :現代男女,包括我們,是講求效率及生產、出產及實用等價值觀的受害人;事實上,在一個奴隸化的世界,我們還以為自己是自由,我們就是這大騙局的受害人。所以讓我願意、希望、請求有這麼一個修會、兄弟團體:
我們兄弟真的彼此相愛,只因為我們是我們,而不是因為我們做什麼、或貢獻什麼;
我們兄弟將人際關係活於自由及不問收穫;
我們兄弟是快樂地自由,就是由真理及愛而來的自由;
我們兄弟在生活及使命中,有更大的自由活動,不是被職責填滿,沒有因太重的負擔,而引起緊張的壓迫。
這是 共融及兄弟團體的時候 :我們活在分裂的世界,但同時渴求共融及手足情的世界。同時,我們知道、感覺到、甚至宣稱:手足情是我們生活方式的不可缺的元素;但同一時候,我們也感受到自己要成為兄弟的困難,但同一時候,我們只是兄弟情及共融的消耗者而非建造者;但同一時候,我們按意識型態、種族或年紀分黨分派。我願意、希望、請求有一個修會、兄弟團體是:
我們兄弟會分享及使用,我們龐大的共融、對外開放及付出自我的力量;
我們兄弟會無懼地分享我們自己的歷史、自己的親密、自己的信仰、聖神給自己的美善所帶來,在信仰內作信仰的溝通;
我們兄弟彼此接受對方為主所賞給自己的禮物,共同經驗救恩;
我們兄弟會分享自己的看法,一起檢視及評核進展,思考及籌劃;
我們兄弟會活出深厚友誼,建基於所經驗到天主的愛及萬有的愛,好能夠以寬恕的酒及修和的油彼此治癒傷口;
我們兄弟會不斷慶祝我們聖召及使命的恩賜,在這恩賜中活出共處及成為基督內家庭的喜樂。
這是 合作的時候 : 2003 年的總會議提出會省與會省的合作是一個策略,亦是修會的未來,有必要培養團結合一的文化,那是為共同的未來服務。這不只是為有需要的修會單位,更是回應我們在教會內及世界中,作為 signum fraternitatis (手足情的記號) 的召叫。回應這個要求,我願意、希望、請求有一個修會、兄弟團體是:
任何修會單位都能在省際幅度上開放,重建修會的普世感,加強對修會的歸屬感。
在培育及研習方面、往外傳信、分裂的境況、及工作項目中,活出團結合一文化及省際合作來。
修會單位,不論貧富,都能夠覺得有責任:慷慨地把一些兄弟任由總會調派,去參與普世方濟會的活動及項目。
這是 重新組織的時候 :正因為結構及組職會把人窒息,特別是我們把生命花在為結構服務上,所以是時候把我們的力量集合起來,是時候重整架構,以免神恩被侵蝕。在這個前提下,我願意、希望、請求修會、兄弟團體:
能夠認真地注意時代及地方的徵兆,去認真地辨別我們的臨在及事業;
在重整臨在及事業架構之時,在個人及團體兩方面,需要更新我們如何去回應聖召及福音的生活項目;
在重整臨在及事業架構之時,少考慮自己的利益,而多考慮那損毀人的美及尊嚴、那被遺忘及不人性的迴廊。
這是 整合及溶合的時候 :不同的修會單位面對的弱點,使方濟會的計劃不能完善地發揮,故應考慮一下整合及溶合帶來的新組織,這不會是修會第一次類似的嘗試,我們亦不能再拖,因為這些過程不應看為慢死的結果,而是方濟會生活及使命合作及再生的機會。雖然這並不容易,所以我願意、希望、請求:
能夠在還有力量時,把力量集合起來;
我們不慌不忙地以信德的角度,來開始這些整合及溶合的過程,既然歷史的主宰透過時代徵兆作訊號向我們講話。
這是 鞏固的時候 :正因一些地區的臨在是較近期,故聖召比較脆弱,但前境卻明朗,所以其他修會單位應給予幫助,才可鞏固這些新的單位,就是這樣,將來才有可能互助。面對這個過程,我願意、希望、請求:
有修會單位若有財經能力,應與團結基金合作,幫忙較少資源但較多聖召的修會單位;
有修會單位若有人力資源,能夠不遲延地去為修會項目,特別是在培育方面,提供人手;
新的修會單位能夠鞏固自己,那是透過對方濟會生活的福音項目清晰,以及在兄弟生活中,優選那些來自我們生活方式的優先項目。
回上 top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