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福路凱修及班拿當娜 Bl Luchesio and Buonadonna

d. 1260 第三會


紀念日期: 生平簡介: 有話說:

相關

連結

返回:

昨日方濟會

四月29日

Luchesio與其妻Buonadonna二人,都願以婚姻配偶的生活方式,來跟隨聖方濟。也因此,這使得「在俗方濟會」逐漸成型。

Luchesio與Buonadonna二人居住在Poggibonzi一地,曾是貪婪的商人。他們或許是在1213年時與方濟相遇,因此而改變了生活態度。於是,先生便該始從事許多愛德的工作。

剛開始,Buonadonna並未如其丈夫一般地真誠給予。某日,她在抱怨給了陌生人自己的一切之後,前去應門,還是看到仍有人需要幫助。於是,Luchesio便叫妻子再去取一些麵包給窮人們。她雖皺起眉頭,但還是網廚房裡去了。然而,她卻發現,廚房裡的麵包竟比上次她施捨時看到的還要多!之後,Buonadonna在對窮人的施捨以及善度儉樸的生活上,就完全地有如其夫一樣了。他們賣掉了自己的資產,只留下足夠提供自己所需的農地自己耕種,其餘的則全都分散給窮人了。

在13世紀,有些夫妻在雙方同意以及教會的許可下,彼此分居好使丈夫能進入修院(或有如方濟開始的在俗團體),妻子則進入隱院度補贖生活,Conrad of Piacenza(2/19)與其妻就是一例。這種案例存在於無子嗣的夫妻中,或是子孫已然成人的情況下。然而,Luchesio夫婦卻願意選擇另一種生活方式,也就是分享修道生活,但卻是在隱院之外的一種生活方式。

為能實現普羅大眾的渴望,聖方濟著手籌備了在俗方濟會(The Secular Franciscan Order)。最初,方濟親自為第三會草擬了一份簡單的會規;而稍後,一份更加正式的會規,則在1221年時,由教宗何惱略Honorius III所批准。

Luchesio的愛德,吸引了窮人來尋求協助;然而,就如同其他聖人一般,他們越是賙濟窮人,就似乎越有用不盡的資源來幫助這些人。

一日,Luchesio正揹負著一個才剛找到的跛腿之人走在路上,一個輕挑的年輕人於是跑來問他說:「你揹負的是怎樣的一個可憐鬼啊?」Luchesio卻回應說:「我正揹著我的主耶穌基督。」年輕人聽到他的回答,便立刻祈求Luchesio的寬恕。

Luchesio夫婦二人皆於1260年的四月28日過世。1273年,Luchesio被教會列為真福品;而Buonadonna雖無教會給予的官方頭銜,但按當地傳統,她仍被視為「真福」。


回上TOP

Translated from Day by Day With Followers of Francis and Clare . Used with permission.

方濟曾經說過:「誰責罵窮人,就是侮辱基督,因為窮人帶有基督的光榮肖像,而基督則為我們在此世成了窮人。」(薛拉諾的方濟第一傳記, #76)
回上TOP
反省:

侮辱並踐踏天主給予窮人的尊嚴是很容易的。德蕾莎姆姆就常指出:貧窮是基督痛苦喬裝的另一面容。正因為讓人們感覺自身不被需要,例如窮人、病患、身心殘缺者、老人以及失業者,是如此地容易,因此我們常傾向於抗拒這種能指出我們有多少慷慨程度的誘惑。如果方濟的跟隨者,能如同Luchesio夫婦一樣,在窮人的身上看見基督,那麼他們就必能豐富教會,並幫助她忠於自己的主人。


回上TOP

T


 

This page is updated on 2008-04-25 更新

本網頁由方濟會(小兄弟會)中華之后會省及孟高維諾會區贊助。www.ofm.org.tw and www.ofm.org.h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