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福伯鐸若瑟Bl. Pedro de San Jose Betancur

1626—1667 第三會


紀念日期: 生平簡介: 有話說:

相關

連結

返回:

昨日方濟會

四月25日

Pedro非常渴望能成為一位司鐸,但天主在他身上卻有其他的計畫。

Pedro誕生在Canary群島Tenerife的一個貧窮家庭裡。直至1650年遠赴瓜地馬拉【危地馬拉】Guatemala依親為止,他都是在家鄉擔任牧羊人的職務;而他之所以遠赴Guatemala,是因為該處他有位在政府裡工作的親戚。他也曾遠赴哈瓦拿【夏灣拿】Havana,卻因此用光了所有積蓄。在賺了更多錢之後,他便又在1651年前往Guatemala城。然而,當他抵達該城時,已是一貧如洗了,於是只好從由方濟會士所設立的接濟站裡獲得溫飽。

稍後,他在當地的耶穌會大學辦理註冊,為能學習成為司鐸所需具備的一切。然而,無論他如何努力,就是無法完成學業,最後只好休學。1655年,他加入了在俗方濟會。三年後,他開設了一所專是收容窮人的醫院、一所遊民的收容所,以及一間為窮人所設立的學校。當然,Pedro也不會忽視富人們的需要;他常走到城中屬於富人的區域,然後搖鈴邀請他們悔改。

後來,開始有其他的人分擔Pedro的工作,因而形成白冷會The Bethlehemite Congregation【譯註:不是Bethlehem Missionary Society (SMB) 白冷外方傳教會】這個團體。在Pedro過世之後,該團體獲得了教宗成立的許可。有時,人們會將聖誕前夕的傳統遊行(Posadas —人們扮演瑪利亞與若瑟,在鄰居中找尋落腳之處的遊行活動),歸功於Pedro的創始靈感。該傳統很快地便傳遍了墨西哥以及其他中美洲的國家。1980年,Pedro被列為真福品。


回上TOP

Translated from Day by Day With Followers of Francis and Clare . Used with permission.

在論及Pedro以及另外四位一起榮列真福品的典禮上,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說道:「天主將其慈愛與仁慈,慷慨地傾注在他們身上,並以其恩寵豐富他們;祂以父親之愛愛了他們,但卻也向他們要求一種只有艱困與受苦的承諾之愛;天主召喚他們達至英雄式的聖善境界;為宣揚福音的信息,祂還召喚他們遠離自己的家鄉,派遣到其他的地方去,使他們置身於無可言喻的勞苦與困難之中。」(1980 羅馬觀察報 26:10)


回上TOP
反省:

任何聖善的基督徒,其生命都在向世人揭露一種為宣揚福音而竭盡心力的內在動向。天主的愛,確實是有所「要求」的,因為它會要求一種有如Pedro一樣的無限慷慨之愛。所謂的聖人,就只是一群倚靠天主的恩寵,試圖尋覓出慷慨活出天主之愛的人們。


回上TOP

T


 

This page is updated on 2008-04-20 更新

本網頁由方濟會(小兄弟會)中華之后會省及孟高維諾會區贊助。www.ofm.org.tw and www.ofm.org.h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