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雅琴達 St. Hyacintha of Mariscotti 1585-1640

第三會


紀念日期: 生平簡介: 有話說:

相關

連結

返回:

昨日方濟會

一月 30 日

雅琴達 願度成全的生活,但在其晚年時,才接受了天主的標準。

聖女誕生在靠近 Viterbo 的一個貴族家庭裡,年紀稍長後,便進入當地的一個奉行第三會會規的隱修院裡。然而,在修院內,她卻以充裕的食物、衣物以及其他物資,來維持自己的舒適生活,而無視於周圍其他修會姐妹所誓許的補贖許諾。

一次聖女嚴重患病,她的告解神師就必須帶著聖體來到她的斗室裡。但這場探視,確讓神師驚訝地看到, 雅琴達 竟給自己提供如此寬鬆、優渥的物質生活。於是,神師便勸告聖女善度一個更加謙遜的生活。接受勸告之後, 雅琴達 便扔掉了高貴的衣物與特殊的食物。事實上,自此之後,她便在食物與衣物上變得極為刻苦;甚至極願在會院內從事些極為低下的工作。另外,她自己也發展了一套關於基督苦難的敬禮,而她的補贖生活,也感動了會院內的其他姐妹們起而效尤。

雅琴達 於 1807 年列品。


回上TOP

Translated from Day by Day With Followers of Francis and Clare . Used with permission.

聖方濟告訴他的弟兄說:「凡接受他人的指正、控訴與責罰,就如同那是來自自己那樣地忍受的僕人是有福的;凡在被責備時,迅速地服從、心悅臣服,並謙遜地承認己過、勇於改進的僕人是有福的。」(忠告集二二)


回上TOP
反省:

若聖女的告解神師懼於質疑她所追求的舒適生活; 又或者,若聖女拒絕挑戰自己對舒適生活方式的追求, 那麼 她的結局將會是如何地不同啊!聖方濟在其追隨者中,總是期待能給予並接受弟兄情誼般的指正 。謙遜,意謂著有一方給予糾正,有另一方來領受它;並且,他們的角色也能在未來中輕易地互換。這樣的指正,乃是出於愛德的行動,且在各方面都應以此方式來被檢視。


回上TOP

T


 

This page is updated on 2008-01-29 更新

本網頁由方濟會(小兄弟會)中華之后會省及孟高維諾會區贊助。www.ofm.org.tw and www.ofm.org.h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