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伯鐸.雅康達


紀念日期: 生平簡介: 有話說:

相關連結

對「克己補贖」的反省

返回:

昨日方濟會

10月22日

1.          大事年表

1499生於西班牙雅康達小鎮

1515參加嚴小兄弟會

1524晉鐸,後於西班牙及葡萄牙巡迴宣講

1538被選為省會長,在會省內推行改善

1540離任省會長,渡嚴厲之克己生活,吸引很多會士跟隨

1556教宗朱利奧三世批准其成立革新小兄弟會

1558為聖女大德蘭神師,鼓勵其改革聖衣會

1562逝世(1019日)

1669列入聖品

2.          神修精髓

2.1      嚴以律己

「刻苦補贖,可以說是聖伯多祿雅康達的一種特殊的美德。他視自己的肉身為仇敵,加以極嚴管制,從不與它和好。由於他常默想救主耶穌的苦難,所以他想出種種刻苦的方法,為能與受難的耶穌一起受苦贖罪。二十年之久,腰部束有鐵的苦衣,尖刺破皮肉;四十年中,每週兩夜,用力鞭打自身,以致他小室的牆壁和地下,都沾染斑斑的血漬。

在嚴冬最冷的時候,故意打開自己小室的窗門,讓寒氣侵入室內;有時他下至園中,投在冰凍的水池裡,忍受寒冷之苦三個小時。夜裡醒不休息,也是他常行之事。每飯吃少許黑麵包;如逢節日,則稍加一些蔬菜;酒類從不沾唇,就是患病時,也不破例。由於他不斷嚴齋,結果失去了味覺,以致不能辨別食物冷或熱、苦或甜、經過調味或未經調味。」

2.2      潛心祈禱

「祈禱去了這位聖人極大部份的生命:隨時隨地,無分晝夜,在他自己的小室裡,或在聖堂內,甚至在路上,總而言之,到處他都祈禱,與主密。」

「聖伯多祿雅康達在祈禱時,屢次也有神魂拔的現象。他的身體奇妙地越出世間自然的規律,隨同他的靈魂向天飛升。為此,往往有人看見,天主的忠迅速騰空,升到聖堂的圓頂上,或在空地的大樹巔上。」

  2.3      致力福傳

「聖伯多祿喜愛宣講聖教的重大真理,不顧字句虛偽的修飾,力求福音的聖訓能為民眾所了解。他反對虛假無謂的顧慮,常直說真理,不分貴賤貧富,從未與當時盛行的情慾妥協,向一般人的成見屈服。他講的道理,使聽眾都深深感動。再者,在他本人方面,一切都好像在發言講道:他的人格、他那張瘦削的面容,以及他那種端莊重的態度。」

「結束一段講道時期後,聖伯多祿就豎立一個大十字架,或在市內的廣場上,或在一個十字架口,最好是在一座山巔,使民眾記得他所講的真理,尤其是使大家都銘刻在心,緊記救世洪恩。」


回上TOP

3.          簡介其著作:「祈禱與默想」

3.1      結構

3.1.1  卷:祈禱與默想(12章)

 默想的效果和資料

 祈禱的方法及指示

3.1.2  卷二:論虔敬(5章)

 虔敬的意義

 幫助人及妨礙人虔敬的事

 再論祈禱的方法及指示

3.1.3  附錄

a.        贈與事主者簡要導論

1.        辦總告

2.        默想本書提供的主題,尤其第一周的主題

3.        用一兩天的時間,預備領聖體

4.        在一切外在行動上應虔敬端莊

5.        早上起來時應做三件事:感恩、奉獻今天及求賜恩免犯罪

6.        晚上睡覺前應做三件事:省察、求恕及默想死亡,準備善終

b.        凡願短期內能有長足進步者應做三件事

1.        克己苦身、飲食有節 (肉身)

2.        放棄私意、奉行主旨 (靈魂)

3.        不斷祈禱、仰賴主恩 (心神)

但要十全十美,還需要

4.        管制感官

5.        約束思想


回上TOP

反省:

 


回上TOP

T


 

This page is updated on 2009-10-18 更新

本網頁由方濟會(小兄弟會)中華之后會省及孟高維諾會區贊助。www.ofm.org.tw and www.ofm.org.h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