紀念日期: | 生平簡介: | 有話說: |
相關 連結 返回: |
九月二十三日
|
方濟‧弗哲昂的父母乃義大利南部庇亞特斯那的農民。他的父親為給家人謀生,曾兩度(1898-1903及1910-17)前往牙買加和紐約工作。 方濟‧弗哲昂於十五歲時加入方濟嘉布遣會,並取會名碧岳(Pio)。他於1910年晉鐸,後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被徵召入伍。當他被發現染上肺結核時,他被批准退伍。1917年他被派往距離亞得里亞海巴里城七十五哩的聖若望羅同道會院。 1918年9月20日,當他在彌撒後感恩祈禱時,碧岳神父在神視中見到耶穌。神視結束後,他的雙手、雙足和肋膀都印有五傷。 在這次事件後,他的生活便變得複雜。醫生、教會權威和好奇者紛至沓來。在1924年及1931年,碧岳神父五傷的真確性被質疑,他被禁止公開舉行彌撒及聽告解。他沒有對這些決定抱怨,而他也很快獲得平反。他在1924年後再沒有書信寫作,他唯一的其他寫作,是1924年之前所寫,有關耶穌苦難的小冊子。 碧岳神父自從印上五傷後,很少離開會院,但卻有很多群眾前來找他。每天早上五時後,他在擠滿人群的聖堂內舉行彌撒,並聆聽告解至中午時分。有時他一天要花十小時在提供聽告解服務,求告解者也要按號碼輪候以免場面失控。他們中很多都見證說,他們沒有提及的生活狀況細節,碧岳神父都能知道。 碧岳神父在患病和痛苦的人群中見到耶穌。在他的推動下,一座優良的醫院在靠近嘉更奴山的地方被建立起來。他在1940年開始有這念頭,一個委員會開始籌募資金。1946年開始動工。醫院的建成簡直是技術上的奇蹟,因為那裡曾有供水以及物料拖運上的困難。這所被命名為「憂苦者之家」的醫院有三百五十張病床。 有許多病人相信是透過碧岳神父轉禱而獲痊癒的案例。在他舉行彌撒時協助他的人都得蒙啟迪;很多好奇者都深受感動。有如聖方濟一樣,碧岳神父的會衣有時會被人撕破或剪去部分作紀念。 其中一樣令碧岳神父感到痛苦的是,有些不道德的人會假冒碧岳神父的名義,傳遞一些假預言。他從不對世事作任何預言,也不會為他認為該留給教會權威人士作決定的事情上有甚麼意見。他死於1968年9月23日,1999年被列入真福品,2002年被列入聖品。 【附錄】 九月二十三日禮儀經文集禱經 獻禮經 頌謝詞(追隨基督的高峰——轉化為基督) 領聖體後經 回上TOP Translated from Day by Day With Followers of Francis and Clare . Used with permission. |
碧岳神父曾說:「基督徒的一生就是持續對抗自我的奮鬥;除非付上痛苦的代價,靈魂不會綻放成德之美。」 回上TOP |
|
反省: | |||
今日的美國人可能比其他人更有興趣於教人「如何」(成功/致富…)的書籍、雜誌、報章及電台節目。我們對科技著迷,時常尋找捷徑以省時省力。聖方濟及聖碧岳神父都知道,沒有跟隨福音的捷徑,也無法避免耶穌「生硬」的教訓(若6:60)。基督徒宣講中若欠缺了個人犧牲,欠缺了十字架,就好像街頭賣藥的小販,告訴人有能治百病的專利藥品一樣不真實。碧岳神父能看出他的個人痛苦,就是他跟隨福音的回應。 |
|||
![]() |
T |
||
This page is updated on 2008-09-22 更新 本網頁由方濟會(小兄弟會)中華之后會省及孟高維諾會區贊助。www.ofm.org.tw and www.ofm.org.hk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