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 一 )
感謝主、讚美主,看到中心牧訊楊姊妹把主對我的慈愛,真實的說了,我又怎能不作出回應呢!讚美主的巧妙安排呀 .…..….
事情是這様的,有一晚,楊姊妹給我電話,要我一定要聯絡我的朋友,佩英姊妹,我想她怎會在香港呢?因她看到我在牧訊僅有的分享片段,而認出是我。主、你安排給我們的時間真奇妙。
自她在 70 年代中,一家四口移民澳洲後,已 20 多年沒有音訊了,她是基督教教徒,我的好同學,住在西環,為什麼會來到這偏僻的,山長水遠的天主教傷殘人士牧民中心呢?是否有什麼不如意呢?我們軟弱的人呀,又是臨急抱佛腳嗎?她為什麼會走到中心,朝拜聖體,與主相談呢?便急忙致電給她,果然是我的好同學佩英,從電話談話中,得知大家的過去,更約了見面的日子,但那一晚,真是多年的回憶,浮現在心頭。
記起一次我當時約十五歲,在家中用菜刀切傷了手指,當時只可緊按著傷口才能止血,因家人不在,故致電給她求救,她說有醫院手術用的止血膠布,她便從西環到灣仔我家來,她帶了醫院手術用的止血膠布替我包紮傷口。又一次,她約我和她的朋友去淺水灣海灘晚上游泳,說要教我游泳,真危險,落水後,便滑腳,整個人沈在水裡,幸好她的朋友能及時,把我從漆黑的水裏拾起,否則便一命嗚呼了。
她更帶我去當時的新都城夜總會玩,那是我的第一次,飲餐酒 Gin Coke 和學跳舞,因此,很晚才返家,便給家人責備,但真好好玩。
畢業後,我要去見工,她教我買很貴的裙子,她給我裝扮好去見工。後來,更常借給我她的靚裙子,讓我能出席公司的宴會。她是那樣的常常幫助我,她是個很有主意的人,而我剛剛是個沒主意和舉棋不定
的人。但感謝主、讚美主,當時有她在身邊,今次的重逢,主、你有什麼計劃呢?原來 …
( 二 )
我們重逢的時間,正是我很失意,感到不開心的日子中,正想著:「主、你要我做什麼?」。我不明白我過去的一切,你是否知曉和容許一切呢?你說你愛我,但我感覺不到,請給我能察覺你的恩典吧!
在這不開心的日子中,因應黃修女的指引,放工後到中心參與彌撒,其實心態是很不願意的,放工後,急忙的拖著疲倦的步伐,去到交通不便的中心,但又想得到心靈的平安,還是去了。
便是這樣的開始,但我只能間中去,因放工後,我要做「一家之煮」。但主給我引導,我要做九個首曕禮六耶穌聖心的祈求,和做聖母無玷聖心的 33 天奉獻。真不相信自己能做到,那是我的第一次。結果,感謝主,我能完成。更在到中心參與平日晚上彌撒中,人數不多,但在中心較寧靜的環境下,彌撒後,再唸夜禱,之後,更有神父或修女的祝福,感覺到主的慈愛和眷顧,也開始了我早、晚唸大日課的興趣,因覺得唸大日課,內容有很多聖詠,能給我力量去面對每日的一切,而得到平安。原來參與彌撒真可以醫治人的心靈,特別在領聖體後的十分鐘,感謝聖體時間,使我們能與耶穌有相談的時間,就在有一次 ……. ,耶穌垂聽了我的懇求。
因知道夏神父有朝聖團去羅馬,亞西西和泰澤,我很想去,但無奈家中患病的丈夫和傷殘的兒子,是要我照顧的,怎能放下他們而去呢?於是便求助各朋友和親人,可否替我照顧他們,但只得到失望的答案,因他們覺得責任重大,更說我的不是,不負責任的去遊玩,最後只有一位好友,答應只可在日間幫忙,但夜間真找不到人,能夠住在我家來照顧他們。要找兩個朋友早晚的幫忙,真難呀?
就在一次領聖體後,向耶穌訴說了,更懇求祂,求祂成全我的意願,使我能獨個兒去朝聖,這是我廿多年的第一次離開家人呀,第一次去朝聖。次日,有事約了佩英同學,告知她我不能參加朝聖團的事,她竟對我說,她可以來我家照顧我的家人,更說明白了,如有什麼後果,都不能抱怨對方,這我當然明白她的憂慮,其實大家都明白天主自會照顧一切。
主、感謝你,這是你令我們重逢的目的嗎?我想佩英同學現時的環境,是可以幫我的,感謝主給我的天使。在報名後,也有些枝節。受到朋友的批評說 : 「你沒愛德,放下家人去朝聖和你的朝聖算什麼?」我為此說法困擾多時,但感到好友和佩英同學的盛意幫忙,又怎能不接受,而且,佩英同學也給我信心,是天主安排的,他們不明白吧了。
最後,我能朝聖回來,一切都平安,感謝主和兩位好友的義務幫忙,真想不到我竟能飛出香港,在朝聖中,感到天主的照顧,在每天彌撒中,多次都流下感激的淚,多謝主的大恩;更有神父每天的祝福,每天都在祈禱中,覺得真是神聖極了。
羅馬大教堂的輝煌建築,讚美天父給藝術家的大能,謝謝團友給我的鼓勵和支持,才能步上教堂頂層,觀看整個壯麗的全景。
跪上聖階 ( 梯 ) 小堂,使我明白當時耶穌的極痛苦走上石階。其實現在的石階,已是蓋上了木板,我們的跪上去,不是很辛苦的。但祈求天父能赦免我的罪過,每日更新悔改,免再令祂傷心痛苦。
喜愛亞西西城的寧靜和純樸,去到聖方濟大殿,有重回父家的感覺,聖父方濟,請為我等祈。去到聖達勉堂,在那裡能重宣「在俗方濟會」會友的許諾,謝主的恩典呀!我要努力以簡樸、補贖,實踐如聖方濟一樣的度福音的生活。亞西西城和泰澤,一片平地,所以能看到日出,這是我的第一次,很美的太陽,由金橙黃色變白色,圓圓的,像個大聖體,慢慢升起,主你真偉大,創造宇寅大地。
泰澤是一個很好的祈禱地方,各種族和各宗教的人,用各種語言,一起每天三次祈禱。其他時間,也可自行選擇參與各講座,那裡很有合一、共融的感覺,在祈禱時間中,也可找各自宗教的神長、神父,他們都站在祈禱大堂,讓信徒可以找到他們,可以尋求靈修指導或做修和聖事,也可預約他們,多謝創辦人羅哲兄弟多年的建設和愛心。他堅持了他的理想,現在已是年老了。但那晚,我們也能得到他的覆手祝福,我們多有福呀!
回港後,覺得要重新走進這世俗中,多困難啊,真想能逃避,很懷念我們在這十四天的團體生活,同餐共卓同禱,互相幫助,同頌主恩,可等的甘美。但始終還是要返回這世俗的旅程,我們終生的朝聖旅程。
己壓破的蘆葦,祂不折斷;將熄滅的燼芯,祂不吹滅。 ( 依 42:3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