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生活及服務體驗反省


文:OFM初學生楊炎(2009)

 

 

服務長者經驗

與人方便,自己方便:修女經常叫我們將心比心,並希望我們能向工友們分享,讓工友能多些考慮院友的感受。無可否認人是有自私的一面,其實工友只是想早些完成工作,我看他們也很照顧院友的安全,反而我們有時會留意自己的安全多於長者的安全,協助長者時怕弄傷自己多於怕弄傷長者,求自己方便,少與人方便,令長者怕了我們,不想接受我們的服務,不配合我們的服務,不與我們方便,結果也令我們自己不方便。我發覺當我能配合長者、以他的方便為先時,長者也會比較配合,令自己工作更方便,替神父洗澡、推神父去聖堂及餐廳、協助神父練走路、與神父談天、餵院友吃飯等,都是這樣。

真心假意,不難分辨:我覺得長者們是感受得出我們是不是真心樂意為他們服務的,雖然他們沒有拒絕的能力,但他們可以不配合來作出反抗。餵食的經驗最特別,愈用真心,長者愈配合,修女說不少義工餵某位院友時都曾給他噴得一身污,最少也弄得餐巾髒兮兮,我覺得自己是很用心去餵這院友,第二次餵已沒有大問題,第三次已相當順利,餵了多次他也沒有噴過一次。到了最後一星期,有幾天他不單吃光我餵的食物,他的餐巾更幾乎沒有弄髒,與別人滿是穢物的餐巾比較,自己就會更感謝天主和他的配合。

義工是助人還是助己:很多人當義工是尋求心靈上的慰藉,是為了幫助自己多於為了幫助人,即慶式的幫忙,粗心大意者更會幫倒忙,由於受助人很少會批評幫助的義工,所以有時我們變成累人助己也不自知。至於我們被安排去當義工的,不用心去做的話,就更容易變成是為了滿足長上的安排去做義工,而不是為了想幫助別人去做義工,是助己遠多於助人。感謝天主,我自問很認真的去幫助別人,也很珍惜這次服務的機會和經驗,雖然我頗討厭污穢物和怕血,但仍能克服障礙面對困難,更學習和實踐到謙卑、服從和忍耐,幫助到人也幫助到自己。

會服代表什麼:在安老院服務期間穿過兩次會衣,第一次為了配合修女帶分享,第二次為了拍照留念。旁人都說我們的會衣很漂亮,也能藉會衣認出我們是方濟會士,會衣不錯可讓別人知道我們的身份,但貧窮的方濟會士穿著的會衣很漂亮,這說法我覺得是諷刺多於讚賞,雖然別人是讚賞而不是諷刺。為方濟來說,會衣不錯是會士身份的標記,但同時也是貧窮的標記,讓世人知道我們是生活在貧窮中的基督信徒,而不是在高尚住宅區不知民間疾苦的高貴修道人。會衣曾經是工作服、便服,但在今天,這一身會衣已不是工作服、便服。但願我們可以找回那既是工作服、便服,也是窮人修士身份象徵的一身會服。

行動與默觀整合

祈禱的力量:最近我每天都有為一些固定的特別意向祈禱,一段聖母經為一個意向,從最初一個特別意向,到現在五個,愈來愈多,因為感受到祈禱的力量,當然還要自己在行動上配合,如果自己的行為與祈禱意向相反,祈禱就很難有效了。

有諸內而形諸外:祈禱只著重外表和形式,缺乏深度,祈禱時或許會讓人覺得很美,但相信在天主眼中,就不是那麼美了。我常常有這個感覺,念日課時,會為了「交功課」而怱怱去念,自己的一句還沒念完,別人已接上下一句,大家不知在趕什麼,念完了還是留在聖堂默想,何必念得這麼急呢!這是否反映著我們怎樣看待這樣的祈禱?

沒有行動下的默觀:我相信默觀是在靜默中與主相遇,但如果自己只是咀上有主、心上有主,而心裡無主、不按主的要求行動生活,是很難在靜默中與主相遇的。主要我們謙卑服從、不貪世物、不務虛榮,如果我日常卻是驕傲、自大、貪世物、務虛榮(是做,不只愛慕),主會在靜默中來看望我嗎?感謝天主,即使是負面的榜樣,祢仍能讓我知道該怎樣才可以與祢在靜默中相遇。

祈禱與默觀的環境:有弟兄認為環境不理想很難祈禱,沒錯,在寧靜的環境中確是比較容易集中精神祈禱,但在寧靜的環境中,我們卻很容易受睡魔引誘,在聖堂裡祈禱時,就經常見到人打瞌睡及聽到人打呼嚕,我覺得無論是在工作、休息、學習還是運動,有心的話都能祈禱,但默觀就要在一個不太受外界干擾的地方,但不至於要在特定的時間才能感受到天主聖神的降臨。

默觀與虛榮:工作時,我很少會穿會衣,因為會影響工作,自己為了拍照而穿會衣工作,我覺得多多少少是虛榮的表現,會令自己增加自戀自我,減少謙卑微末,這樣就更難從默觀中與主相遇。

回父母家住宿感受

回父母家住宿,有著愈來愈陌生的感覺,短暫的停留,像過客,不像「回家」,但陌生之餘又帶著熟悉,始終在那裡生活了不短的日子。俗語說,相見好,同住難,像多年前搬了出去住一樣,難得回家,就不會跟父母吵架,經常在家裡就難免了。又要感謝天主的眷顧:父母健康、小姪女聰明伶俐,父母忙著照顧小孫女,就沒空胡思亂想了,難得小姪女不會因少見我這伯伯而感到陌生,但就少了一個不陪她的理由。

自由的運用

上網:不少弟兄認為,在今日的香港和台灣,初學上網的規定大有商榷餘地,上網是現代溝通和搜集資訊的重要渠道,初學期間要讓初學生學會的是知所控制,避免沉迷,而不是限制使用。我個人覺得,即使是限制,如果每週日晚可上網二小時,倒不如可每週共上網二小時而不限定時間,信任我們有自我約束的能力,讓我們更好地學習在自由下自我約束。

活動:回香港不是為探親訪友或渡假,所以在思高期間就盡量減少外出,愛火、在俗團拜是修會的活動,且導師已批准,我樂於和PN一起參與;溫修女的追思彌撒,胡神父允許我們參加,但我覺得外出太多了,就沒有出席,留些時間去探傅容箴;導師允許我在思高期間可以外出踢一次球,回家期間沒有限制,可惜這段時間只有兩場合適的時間,其一與家人來訪時間相撞,最後只能選擇在年廿九早上先去大埔踢球,之後返回思高收拾行李去馬鞍山。我覺得自己在安排活動上算相當自制,沒有亂用自由。

工作:思高會院弟兄的主要工作是園務,逢星期六上午九至十一時進行,第一個星期六上午十時多我父母弟妹等來思高探望我,我請負責分配工作的弟兄提早安排工作給我,我八時就開始工作,超額完成了指定的工作後,九時再與大家一起工作到十時;第三個星期六我要九時半離開思高,一樣請求提前工作,從七時工作至近九時半,其實我可以申請豁免工作一次,我也想過做少一些,抽一些時間來上網,只是我外出是個人運動,不是工作,再縮減工作時間似乎不太合適;工作是上主的恩賜,有能力就應盡量工作,不是為了報酬而工作!

祈禱:我喜歡與弟兄一起參與彌撒,所以第一個主日早上就參與了謝神父的彌撒,稍後才到聖文德參與第二台的主日彌撒,因為這是與源兄弟交流的好機會;第二個主日思高公開的彌撒由謝神父主禮,也是機會難逢,我也參加了;第三個主日思高公開彌撒由揚神父主禮,我亦決定了參加,至於當日早上六時由謝神父主持的內部彌撒,我本來答應了參加,但卻因起床太晚而錯過了。我想,或許是自己本來沒有很高的參與意願,才會出現失誤,有心的話,失誤的機會就會降低。

回上

 
   

 

 

相關網頁:

 

更多文章共享

網上方濟會主頁

 

 

T

This page is updated on 2009-02-24 更新

本網頁由方濟會(小兄弟會)中華之后會省及孟高維諾會區贊助。www.ofm.org.tw and www.ofm.org.hk